2020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: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

今年江苏卷的作文考题获得了一致的好评,作文题目要求考生关注智能互联网时代,参与互联网的浏览、点赞、分享,在活动中思考和感悟。以下就是一篇满分作文,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2020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: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

2020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: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

同明相照:“拍拍你”的人文礼赞

作者:袁清

摘 要:

由“人与自然”和“人与人”的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”“横轴”和“云大物移智”所启发我们的对社会思辨的认识“纵轴”,呼应“物”、“事”、“人”的“哲学思想”。“拍拍你”既是网络流行词,又借“拍”敲打“人文”。文章以“世遗湿地”、“敬畏自然”、“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”、“人文精神”、“国家竞争力”,一一铺陈,层层递进。

文章正文:

海风轻轻的吹,咸咸湿湿的。包括勺嘴鹬数以万计的候鸟,嬉戏在家乡盐城的这块“世遗湿地”上,鸟语花香,幽漾雅懿。远处望去,娇艳阳光下的滩涂,像片片鱼鳞不停地“拍拍你”。生态风光的妖娆和镜像,正是今天我们“美丽中国”的投射。

史学记载,盐城建于西汉元狩四年。同样在西汉景、武年间的司马迁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文中,这样写道,“同明相照,同类相求,云从龙,风从虎。”这或道出了盐城自然禀赋外的人文积淀,且它们相互间互为动因为,相得益彰。

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”与“同明相照,同类相求”一脉相承。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,物之同类者互相聚合。人与自然如此,人与人同样如此。“尊重自然,敬畏自然”,是全世界人的共同追求。人道与天道,有其天然的亲合的一面,《道德经》有言:“天之道,损有馀而补不足。人之道,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馀。孰能有馀以奉天下,唯有道者。”人道与天道的广泛性,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”,终不相违。

2天前,盐城收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转递的“世界遗产证书”。盐城黄海湿地作为“中国黄(渤)海候鸟栖息地”的代表,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,它同样诠释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统一。过目之物尽是图画,入耳之声无非诗料。

人类当下正面临影响之深、波及之广、烈度之大、后果之重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。新冠疫情面前“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”和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,更加需要全世界人民的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”。西方文明包括美国社会的哀鸿遍野,全世界正在面对踏入现代文明社会门槛后从未遭遇到的巨大挑战,人类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。

我们看到领先世界的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移动科技、人工智能等中国数字经济推动了以数字文明为特征的“第四次工业革命”。“第四次工业革”,通过数据来反映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和多彩多姿的人类社会本质,通过数据流把物质、思想、生态、生活和网络连接在一起。更加紧密,更加可感,更加可视。这种认知是我们从对事物孤立的、片断的、封闭的认识,走向整体的、联系的、开放的认识思辨过程。

哲学家尼采的《人性的,太人性的》一书中,对人性提出犀利的告诫。新冠疫情“照妖镜”下,美国人的霸凌蛮横一览无余。社会撕裂,文明迭代下,“同声相应”,需要包括“云大物移智”背景下“人与人关系”中的人文、伦理、道德的浸润。

“观乎天文,以察时变,观乎人文,以化成天下”。人文、伦理教育是一种“扎根教育”,把根系深植于真善美的生命土壤中。“汝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。文以载道,呵护美善,勘探人文,敲打心扉,涵养知行,是“同气相求”人文精神的体现。“人文精神”,正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志,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。

2020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: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

2020江苏卷作文难吗?

互联网时代的网上浏览,好比我们传统媒体的读书读报,你会选择自己喜欢和关注的内容。

浏览之后你觉得写得好,能引起共鸣和震动,你就会点赞。

如果别人的作品或观点感动了你,你觉得值得更多人欣赏,你才会分享他的文章或其他作品,这就更进一步了。

这就是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

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时候,点击量最高的是疫情控制情况,点赞量最高的是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。

这样的信息会塑造我们新时代学生的价值观,告诉我们什么是责任和担当。

在新冠疫情控制之后,为复工复学、为贫困农民直播带货成为热点。

这样的网络信息会引导我们新时代学生为社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。

再后来,美国疫情进入不可控制状态,对照我国举全国之力帮助武汉战胜疫情,就能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,理解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的虚假性。

同样,在疫情时期,网络上也有人传播这样那样的谣言。

如果你相信网络上没有依据的谣言,甚至大加宣传转发,你就只是个没有思想的愚者。

如此等等,选择什么样的互联网信息,你就会成为什么的自己;你关注什么样的网络内容,你就会在社会上宣传什么——这就是我未来的样子。

因此,我个人认为江苏高考作文应该不太难,相反应该是一道较好的题目。

其一,它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生活。学习的终极目标是社会,脱离社会的教育是失败的。

其二,它比较符合新时代学生对新生事物接受快的特点。如果有些考生因为沉于书本或者沉溺游戏,对互联网主流信息不太关注,甚至非常陌生,那么这道题算是对他们敲了警钟。

其三,从题目形式上说,开头几句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”之类似乎不太好理解,但后面的解释性语句已经很贴近生活,毫无陌生感了。考生根据“浏览、点赞、分享”等词语,应该可以理解材料主旨,从而写出作文。

发表评论
已有0人评论
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upkao立场。

网友评论

Copyright © 2008 - 2021

备案信息
鄂ICP备20003817号-1 联系方式:shangkaowang@foxmail.com